第781章 鬼捏的 (第2/2页)
志高接过来咬了一口,苦着脸嚼了一会才咽了下去。智茹问他:“三哥,啥味啊?”
志高把手里的菜馍递到她嘴边:“吃一口就知道了。”
志新主动的要求:“志高哥,让我也吃一口。”
孩子们都好奇,一人一口,半边的菜馍就吃完了。悠悠尝了一口,包子皮死硬死硬的,不是一般的难吃。幸亏里面的馅还是原味,凑合着还能吃。
悠悠把另一锅掀开了,一锅雪白的菜馍出锅,没一个絀吧的,两下里一对比,这一锅比刚才哪一锅,个头差了好多。
志高懊恼的揪着自己的头发:“我觉得奶奶说的贪吃鬼不对,就想看看到底咋回事,没想到竟然是真的。”
悠悠用手里的锅铲子往他头上敲了一下,嫌弃的说:“都初三的学生了,咋还这么幼稚,哪有贪吃鬼啊,去翻十万个为什么去,找到答案再回来。”
几个孩子都想知道答案,跟在志高的后面跑了出去。课外书都在悠悠家三楼大厅里放着。
过了半个多小时,他们就回来了,志高拿着厚厚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高兴的说:“找到了,我知道鬼捏馒头的原因了。”
他捧着书,一字一句的念给奶奶听:“鬼捏馒头首先是太着急掀锅盖了,过年的时候气候普遍较冷,这种现象很常见。
馒头在蒸制的过程中会“发”起来,是因为其内部有很大体积的气体充斥,面粉中的植物蛋白质在和面的时候吸水,就会在这个时候形成立体的气孔结构,来储存这些气体,整个馒头就这样,有点像吹气球似得膨胀起来了。
刚蒸好的馒头内部温度非常高,气体也因为高温而体积膨大。这个时候如果不等温度稍降,就直接打开锅盖,那么馒头的高温跟冬季室内的巨大温差,就会让馒头内部气体的体积快速缩小。
馒头外部的气压立刻就比内部高出很多,馒头本身的体积因此被“压”的开始缩小了,这就是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。
这种馒头蒸好打开锅盖瞬间回缩的情况,也是有补救措施的,就是立刻、马上用筷子在馒头上扎孔,让其摆脱因为温差导致的压力差别,一般只要动作够快,这种馒头还是会恢复回去的。
放灶下余火里烧烤,也是一种补救的方法。”
读到这里,志高满眼崇拜的看着奶奶:“奶奶,您虽然不懂得鬼捏馒头的原因,可您知道补救措施。”
舅姥娘说:“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,奶奶也就是比你们见的多,才知道得多些。”
所以说,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活常识,是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知灼见,肯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。
中午吃饭的时候,看着一筐子“鬼捏”的菜馍,全家人都知道了志高干得糗事。
志高特光棍的说道:“实践出真知。”
咋那么逗啊。
爱国舅舅的饭量可真大,一连吃了七个“鬼捏”的菜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