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二章 南京 海瑞 (第2/2页)
“将城内那三个千户的档案拿过来”
于清国,张连生,孟宪辉,这三个人在京师锦衣卫衙门都有详细的记档,不过来到南京之后,还要和三江商行这边的相关人员印证补充。
“于清国是魏国公府上的家将出身,隆庆年跟着上一任老国公去庐州府剿匪,立下了战功,还救了如今的徐志涛一命,所以被放出去抬举,现在得了这个位置,眼下这于清国算是南京城内锦衣卫说话最管用的头目。”
柳三郎总结分析的能力很强,在天津卫主持训练保安军,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,让他的能力更是加强,来到南京之后,就是他拿着这三个千户的档去和眼线们印证补充,然后汇报给王通这边。
“张连生他家世代在锦衣卫做事,最低也没低过总旗,闹倭乱的时候,他父亲和叔叔都在浙江这边那边平倭,他叔叔死在那边,张连生的父亲丢了一条胳膊,立下了这样的功勋,加上又是世代的军户,所以也得了这个位置,不过这张连生在城内城外委实没什么势力,据说也就是一些小门小户的生意人给他上供,张连生自己在城内有个布庄,城外有个菜园子,他平素里在这上面的功夫比在公事上用的多得多。”
听到这个,王通神色没什么变化,不管是这于清国还是这张连生,和京师那边都没什么区别,京师那边锦衣卫的千户们何尝不是这样子。
“孟宪辉这边不太一样,他父辈祖辈都没有人在锦衣卫当差,他是在隆庆二年的时候,锦衣卫缺额招募良家子的时候补进来的,这人背后是谁也说不清楚,但以兵卒的身份进来,万历五年的时候就到了千户的位置。”
锦衣卫内部的升迁,一个校尉力士,能力再强若没有背景也就是到总旗、百户为止,这孟宪辉居然顺风顺水的到了千户的位置,这就很稀罕了。
“档上是这么写的,来到之后,属下特意详细问过,咱们在本地的眼线也说不清,从这孟宪辉办的案来看,说不清他偏向谁或者不偏向,也看不出他和旁人的关系。”
柳三郎平静的说完,王通伸手拍了拍桌子,开口说道:
“终究是我们在南京的人手不足,消息不能做到畅达,不过这三个人也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,我只是怀疑,松江徐家势力那么大,手伸的那么长,南京这三个千户分辖南直隶各处,总不会没他们的人。”
柳三郎点点头,迟疑了下进言说道:
“侯爷,在本地的商行除了两个人有盯梢侦缉的职责之外,其他的人都是做生意的,这些日子要查出什么来,实在是不容易,只能以后加强力量,不过也怕耽误了事情。”
王通摆摆手,淡然开口说道:
“没什么耽误的,早晚差不了许多,海瑞那边的帖子下过去了吗?”
“下午就已经将帖子递过去了,海大人说明日上午在衙门迎候侯爷。”
虽说一个南京右佥都御史品级并不高,但海瑞毕竟是天下名臣,年纪资历摆在这里,而且名声实在是太盛,隐约间有些百年来第一人的意思,清官的魁,这样的人物,王通如果让对方登门,尽管程序规矩就是如此,但肯定会被言论骂死,一个狂妄和不知所谓是跑不了的,登门拜见倒是正常。
“海刚峰海大人?”
“侯爷莫非觉得下官不像?”
的确觉得不像,王通见到海瑞之后,实在不能相信这个人就是名满天下的清正刚直的海瑞,看起来不过是一个衰老、瘦削的老人罢了。
这时代官员和百姓单从形貌上来讲就很大,官员们吃饱饭有荤腥,知道保养,普遍是微胖和气色红润,但海瑞如果不是穿着右佥都御史的官袍,看来就是一个在田地里劳作多年,辛苦半生的农夫。
他脸上有麻点,而且偏黑,佝偻着身子,胡须虽然修过,但那枯黄却让人感觉不太舒服,唯一让人感觉有些不同的就是海瑞的眼神,这样的眼神,王通只在一种人眼见过,那就是虎威军最坚强最视死如归的战士的眼神。
有了这个坚定的目光和眼神,面前这位佝偻瘦弱的老者一下子就成了海瑞,那个刚直不阿的名臣。”不瞒海大人说,本侯还真觉得不像。“
双方对视而笑,气氛却轻松了许多,落座之后,海瑞开门见山的说道:
“侯爷,这次出京的根本缘由不是下官的奏疏吧?”